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李蕾
時間:2023-10-18 09:31:10
10月17日,5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田家炳學校的老師們來到上海,參加全國田家炳學校教師培訓基地首期培訓班。
全國有166所田家炳中學,上海只有一家——上海田家炳中學。近30年的辦學實踐中,上海田家炳中學從最初的來自五湖四海的30多名教師,到如今170余名教職員工,始終把教師的發展視為核心。在“尊重差異、增強自信”的辦學理念下,學校以課程改革為載體,對學生關鍵能力的提升和個性化學習提出了許多新的命題,這些都為教師隊伍的融合和專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歷練,離不開學習
教師如果不學習或者不具備學習能力,又如何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的職業倦怠往往是從學習倦怠開始的,因此教師的歷練一刻也離不開學習。
但是,怎么學?學什么?很有講究。除了理論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更有效。9月21日,靜安區“515工程”田家炳語文學科實訓基地在彭浦三中開展公開教學展示與交流活動。
田家炳語文學科實訓基地學員——彭浦三中的吳蝶老師上了一堂《秋天的懷念》公開課
基地學員——彭浦三中的吳蝶老師執教的是語文七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第五課《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創作的一篇經典散文,借助母親在重病時關懷自己的點滴回憶來表達對母親的深切思念、自己的悔恨與愧疚以及對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兒活”的領悟。吳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了課題中的“秋”,循著感“秋”——懷“秋”——悟“秋”的路徑,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漸過渡到理性思考,帶領學生在朗讀、分析中去思考“秋”給作者帶來的深長況味。
課后,七所學校的基地成員及田家炳初高中語文教研組教師圍繞著吳蝶老師的課,從不同視角提出問題,互相解答、補充,討論熱烈。保德中學張逸文老師評價吳老師這堂課關注了單元學習目標,通過設計任務讓學生動腦思考。育才初級中學陳姍姍老師評價用朗讀帶動學生體悟情感是一大亮點?!霸谶M行教學設計時首先應具有對象意識,閱讀教學應區別于平時的閱讀,要關注并研究學生的認知起點,并精心設計學習路徑?!?上海田家炳中學校長王曙指導學員們。
通過共寫一份文本解讀、一份教案,并以此為基礎聽課評課,學員們相互學習借鑒,討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共同的鉆研中爭取在文本解讀上更上一層樓。
項目式、情境化學習
灌輸式的教學,往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通過校本課程的研發,增強學生的體驗式學習?上海田家炳中學一直在探索。
比如,STEM課程引導學生通過完成項目的方式,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綜合運用數學、工程、信息、科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培養學生扎實掌握學科核心知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組關燕娜老師,興趣愛好廣泛,畫畫,做手工,學英語,看電影,研究兒童教育。2017年6月,以STEM教育研究者的背景前往美國亨茲維火箭中心參與STEM教育培訓課程,她常常說“教師的視野決定了學校的視野,決定了學生的視野”。她親眼感受和體驗了最前沿的STEM理論,加深對STEM教育的理解。
回校后,她立刻和團隊成員進行STEM校本化特色課程的開發工作,在“制作具有彎曲功能、能夠完成猜拳游戲的仿生手”項目中,和學生一起查閱有趣的例子,并繪制了手部的結構圖。
由于項目組成員的學習特點和習慣各不相同,關燕娜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問題,安排更為彈性的學習時間,給有需要的同學更多的學習資源。而制作環節,無論從材料的種類,數量的選擇,資金的使用,制作的方法等環節中都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
學生們完整經歷了設計、制作的整個過程,體會了試錯、分析、反思、再制作的問題解決模式。正是在這樣的課程研發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整合與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深化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評價改革促個性化學習
學生各有各的不同,評價學生依靠分數?上海田家炳中學以評價改革為導向,引導教師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評價的改革不僅是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評價載體、評價工具等方面的改革,它是教師歷練的重要方面,通過評價的改革,可以促進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差異?!蓖跣iL介紹,學校從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構建校本化的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方案。
冉玉梅老師以講授、演示、實驗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的授課形式,呈現出了充滿趣味性和層次性的一堂課
究竟怎樣的評價更貼近學生實際?學校每學期發布學生調查問卷,問卷的內容涉及作業時間、校外補習時間、興趣愛好、教學滿意度、休息時間、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等多個方面,通過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和考試成績,對“教與學”進行綜合分析,其中重點分析學生的發展潛力和教師施教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為教師設計引導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方案提供重要參考。
魏燦芳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如何解決問題,比如如何尋找變量、如何建立等量關系等
除此之外,學校還通過在每個班級組建學生學科學習研究小組這一機制,引導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即時性評價,對學生建構知識的能力、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的選擇等方面進行即時評價。評價模式從單純的成績評價轉為學業評價、從片面追高的評價轉為建立評價常模、從趨同的評價轉向個性評價、從單一的學生評價轉為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外教Bri老師本節課首先引導學生復習和整理細胞結構的相關知識,并介紹如何使用顯微鏡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科研課題或項目,統領學校整體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內容涉及評價模式研究,德育課程開發,單元作業研究,教師研修機制研究等。比如今年,學校立項市級課題《指向學生學業發展的教學述評的路徑與策略探究》,就如何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述評標準、如何形成科學的教學述評流程及有效的評價工具、如何建立教學述評的評估機制三個難點為核心來進行探索。